和同事第一次去唱k的感受

說真的,上一次唱歌是什麼時候我已經忘了,只是昨天第一次去和同事唱歌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突破。因為我基本上大學畢業後將就比較不善於言談,或者是獨處習慣了。而第一份工作,也是一份非常強調獨處的工作,所以換到了目前工作環境下,突然面對正常台灣人的熱絡,還有點不習慣。而今晚,唱得相當的嗨,也跳舞跳得相當令人印相深刻。這點,連我也意外了。


公司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每個人也應該要有自己的位置。有者,相當的開朗活潑善道;有者,貼心善解人意;有者,木訥但踏實行動。剛進去,我想了很久,我到底是屬於哪一項呢?


最初,我一直以為自己會是相對活潑開朗的,但上班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就是屬於後者的,也就是少言型的業務。只是說,作為一個少言的業務,究竟應該要如何地在歡樂的辦公室中被記住呢?


說真的,確實這會是令人困擾的一件事情。因為我覺得我好像喪失了和同事互動的能力,相對變的冷淡與寡言。為什麼呢?其實也沒有為什麼,就是懶地說話,更精準地說就是不想要說一些廢話,聊一些無聊的事情。只是說,這樣想也是一件相當自私的事情,因為當大家都是非常樂於互動或歡樂的話,自己安靜或是不過問別人不就是一件相當自私的事情。


面對這問題,我聽了很多相關內向者的相處方式,我終於找到了一個相處方法,那就是「該表現的時候,那就要盡力的表現」。所謂該表現的就是,在工作時需要發言的時候;在重要場合需要溝通或是展現的時候,盡力展現。反之,平時則沒有必要扭轉自己從內向變成外向,或是強迫聊一些無聊的話,畢竟人各有志,各有各的秉性,實在沒必要勉強自己。


20%的表現亮點記憶去覆蓋80%的無趣寡言。就是單點的表現突破,讓大家印相深刻,只要想到某件事情或是需要做些什麼,那就是讓大家記著「育俗叔,有你表現的話一定很好。」或許有點太單純,但就是一個爆品表現的概念。


換另一個角度講,與其平均的表現能力,但卻平庸的讓人忘卻;那不如把一件事情做好,讓人記憶深刻。那麼,這樣會不會簡單一點呢?我也不知道這樣究竟管不管用,但是我發現這似乎是對一個「工作冷人」面對人際來說的處理方法,一個邏輯上似乎說得通的方法。

有可能,他們覺得我瘋了,就這樣的進步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