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2的文章

初戀,像是冬夜加班完配蜜桃玫瑰紅酒般的酸甜

圖片
初戀階段,不論在物理上或是心理上,都是極具魅力和想像力的一個時期吧。每個人的初戀時期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喉結剛長變聲時、是會穿短裙的冬天、是回十字簡訊未眠的夜。 想想,自己也是屬於初戀來得比較晚,大概在大三左右,儘管只有延遲了四年,但是後遺症卻將近有十年之久,可報工傷否? 而這次 Netflix 在上映的「初戀」又讓我重溫了一下當初的美好想像。 原本以為會看到哭,沒想到中間就猜出劇情了。只能說,要是邏輯推演得了,但是離現實差異太大的,實難有共鳴。 畢竟,分離將近十年,並且還可以這麼陰錯陽差地透過計程車監聽、相遇以及對方這麼巧的失婚、保持單純,還會回頭追你到機場 …. 這真的是奇蹟了。 我很喜歡這張圖,初戀有一個特質,首先就是要有「觸電」般的「感應」,或是一見鐘情的感受。這幕很能突顯出:一個自信的女生,吸引了一個愛慕他的小男孩。 小男孩青澀的樣貌,迎面遇到那位渴慕以久女孩,女孩單純卻又自信的昂首信步。雙方未言,故事已經悄悄展開。 那一刻是難忘的、那瞬間是可以 80 歲看夕陽還回味的,這應是初戀的美好了。 好了,別寫太多,否則寒夜配燒酒,難保不破壞別人幸福婚姻了。

1212下一個10年

  人生下個十年目標是什麼,今天給自己一個目標,那就是賺10個小目標吧。 這數字怎麼來的,就是對標最頂尖律師,一年大概賺1個小目標左右,所以定這樣的標準不為過。 下一個十年,如果希望可以達到超過自己預期的收益,那麼倚靠的不只有「專業」,更要有和相信「自己秉性的發展」、以及「不可捉模的契機」。 過去十年,我把趨勢、趨勢擺第一,但我錯了;長期而言應該是 秉性優勢>契機把握>專業疊加與修正 換言之,現在最要的,以及最為急迫的反而是如何挖掘出自己的「優勢」。缺乏自己優勢、特點的工作不但做不長,而且很難有熱情。熱情是一種你感覺得到、以及捉模得到、動靜看得到的變化。 給自己三年時間在摸索與找准定位。將會是三階短中第一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

獵頭不找你,是因為他們打聽到你忽略的評價

「Hi , 有空嗎?這邊有幾個工作希望跟您聊一下。」雖是個忙碌的下午,不過接到獵頭的電話與工作分享,還是不禁高興了一下。 只是考量到職還不久,索性開頭就說回絕了。 豈料,震驚我的是下一句: 「真的不考慮嗎?因為聽說你們公司台灣據點要撤掉了,還是你們組沒問題呢?」。 當下我一臉震驚,因為沒想到公司要做組織變更,我竟然還是從獵頭聽到,而非內部! 雖然有耳聞組織調整,但沒想到是直接裁撤。 震驚之餘,我追問到獵頭是如何得知此消息的,他回答道「當然啊,你們公司在台灣才多少人,一半都是我介紹的,有幾個業務都主動跟我聯絡了還催促我趕緊給他們工作。」 這句話,不曉得大家的理解是什麼,至少對當下的我而言,訊息量有點大: 第一:業務單位受到波及了,但是我尚未知悉(後來證明我們未受影響)。 第二:獵頭也是重要的資訊源,不管對內、對外、對產業,都具有資訊的重要傳播性。 (換言之,注意對話隨時都可能成他人之托)。 第三:既然業務都要走了,何不優先幫他們呢? 撇除內部調整的真實性,至少,好奇外部徵才者是如何看待同仁的。因為在這時代,用第三者的眼光看待自己、或是對照別人還是較為客觀與寫實。 可能當他介紹幾個缺給我後,雙方聊開了,他才露了口風說道「不推某人是因為我問過她相關的同事、與過去的關係人都一致的表示不好相處、自私,而且我都還沒問完就講一堆等等,因此我有點擔心,儘管她的履歷還不錯。」 基於職業道德,當我聽到這樣的對話,我沒多說什麼也僅是表示瞭解,就結束話題了。當下除了震驚,更多的是驚恐,因為也讓我瞬間意識到,或許在某個關係人眼裡,我也可能是如此。 很難說到底什麼是對、或是錯,但是當別人客觀的陳述一件他所認知的事實時,就會清楚的理解到「留下好的聲譽」是多麽重要的一件事情。 因為很多時候,機會可能就差那麼一點,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一段文字等就影響了你的下一個選擇。 人在江湖混,豈能不挨刀。我非完人,我只希望,當別人查我時,自己陰德加力,而對方也能嘴上功德。 這世界上沒功勞有苦勞太矯情;或許沒苦勞時,至少也能讓別人沒怨言即可。 似乎大裁員風暴還要再延燒一陣子了...

上週四的會議,你聽說了嗎?

電視上發生的事情,這週也發生在我司了。 「會議前, 你聽說上週四的事情了嗎?」聽到總監嚴肅的問話,我納悶到上週?老實說我一點頭緒都沒有。 所以只能回覆道「沒誒?發生什麼事了嗎」。 總監繼續說道:「上週公司經歷了大裁員,亞太區最大的銷售主管打包走人,連帶著台灣的業務都可能面臨著裁員的危機。 不過你放心,我們單位不受影響 …. 」。 短短一分鐘,似乎經歷了從鬼門關走一回的感覺。 當下,心跳加快並且暫時耳鳴的感覺在分手時有過,之後就再也沒有經歷過了。如今,比當時更大的暫時停止呼吸,似乎再次重演。 沒錯,作為外商公司一員也開始進行大裁員了。受到 Covid 的影響,總部決定削減預算,優先選擇了那些相當著重於經銷代理銷售( Channel Driven )的國家,削減業務崗位。 因爲,有了經銷代理,對總公司而言,有無原廠業務只是賺多和賺少的區別罷了。 原以為會是業務單位較容易留下來,但是長官們的想法卻截然不同。認為有了中間商的協助,沒必要再額外養人。 換言之,體系之中,如果無法建立不同的特點,面對動態環境的變化,將無法發揮自己的抗性。 畢竟,中間商也可以打客戶,如果原廠業務無法打下更大的客戶,那麼自己又有何顏面存在呢? 聽到總監的組織變化分享以及背後公司的考量,我感受到「不可取代性」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卻只有在經歷裁員後,才感覺到這絕非只是個句子、或是五個字。 自己在職場上的獨特性並且能與公司的利益相結合,同時能夠讓主管感受到並不容易。 尤其是當看到自己同梯進來的工作夥伴,有可能在下個月屆滿辭退時,當下指示頓感那麼具體、殘忍、血淋淋卻有無助與不知所措。 本篇無意針對該話題展開,因為那將是一個無數千字不可抒發的內容。 但是更想強調的是,有些時候,那些看似遙遠的災難、或是議題,其實與自己也僅僅是相差一個部門罷了;自己能活下來,似乎也只是運氣。 這是個大議題,從昨日下午到今天早上,似乎隱隱約約的都還在消化這個議題。如果真有這天到來,我只希望慢一點;如果真有這天到來,我只希望我泰然一點;如果真有這天到來,我只希望,我已發現我的閃光點。罷了,又是一天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