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4的文章

家聚

圖片
正常來說,台灣的大學生都經歷過家聚。何謂家聚,就是進大學後系尚為促進感情融合,所以會將你分到各個已經由學長們分好的一個個小團體,而因為是最初的團體所以就像是家了,而每一次的聚餐也就稱之為「家聚」。而新生剛進來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吃家聚,學長姐為了要獵食學弟妹,所以有了這樣的活動,當然是說笑,總之,這是一個溫馨的大學活動。 對我來說,今天的活動相當的難忘,並不是因為遇到了哪一個很正的學妹,而是說我終於參加過一次的家聚了。過去,因為我是轉學生加上又是新生的第一屆,所以並沒有吃過家聚,還沒有享受過當學弟的好處就要自強當學長了,再加上過去的家聚,一次是因為時間不對所以去不了,另一次是因為跑錯,哀悲劇。於此,今天終於吃到了家聚真是相當的開心。不可免的錢包也損失了一點。 九人一桌,三個新人三雙大二大四研究生。很奇妙的組合,我坐在中間,倒不是太認識隔壁的學姊,多和廷龍和前面的學妹聊聊天。很奇妙的感覺,聽這她們痛批統計學的蠻橫不講理,講著系對誰又和誰配再一起了,頓時想到了最近老談的職場素養問題,我覺得原來我真的走向了尾聲了,很奇妙,時間就是這麼的迅速,讓人很想不清楚就意外地跨入了另一個階段。所以常聽到很多人說,要把握時間啊 ,因為時間一去不反,要準備等等等,但走過後我想,享受時間吧 ,有些時間就是美在於你不懂於把握,如此即便是浪費都是一種美。否則,有的時候,當你老望著前方,你連自己的周遭風景都會錯失了。 今日特別有感啊。尤其是與翔和珈在聊天討論報告的暢談。確實是很開心。 【每日閱讀】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很喜歡的 一本書,但並不是因為他說要如何賺錢,而是他對於生活的態度。基本上這本書可以改成「有朋友的仁和你想的不一樣」「減肥的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和你想的不一樣」我最近發現看到許多書都有寫到很重要的幾點 心智地圖,心緒智能,心靈地圖概念。很多書第一章都寫到這個東西很重要。簡單來說,一個人的心靈思考邏輯與模式對於未來是有相當大的影響。 其次,有錢人相信,人生是自己的故事,而故事應該要自己寫,並且人生是要贏而非不要輸。我很喜歡這一點,因為社會價值非常的多,很多樣的規範與限制,但這些都不應該是侷限,更重要是自己有沒有給自己說一個好故事。何必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呢? 和有錢人學習,不要排斥他們。重點絕非是錢,也可以說

世界的創意無奇不有

圖片
我喜歡星期三,因為這一天會有經濟課,而經濟課會遇到喜歡和我討論創意點子的朋友。 而今天我聽到了第二屌的點子,那就是租用娃娃,面對成婚不易追偶難的環境下,有自己的辦並不容易,再加上要面對家族間的逼婚,但往往壓力過大或時間過於忙碌,所以要有穩定的伴侶並不容易,但是需求還是會有的,那麼該如何解決呢?沒錯,用租用的娃娃,你懂了?我就不多說了。畢竟,有了這樣的娃娃,為什麼還需要左姑娘與右姑娘呢? 好問題,沒想到和我講這樣的點子會是我的法律系朋友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每日閱讀】設計思考改造世界     小時候我以為我會當一名畫家,可惜沒有,但是那也是最確定的一個行業類別,甚至去上了畫畫課,不過後來常聽聽媽媽說會失業,那時也不懂啥為失業,但感覺就很糟,所以也就索性不去了。最近因為意外了去了設計思考社的活動,所以對於設計思考有新的想法與認識。今天所幸翹了政治學又跑來書局看書,今天以ㄧ位外行人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一個小時,我感覺,有點不好讀。     對於一位設計思考者,我初步認識,要構想,雛型實驗,執行,修正。大方向也是這樣的,但更重要的一點是,要隨時站在 「以人為出發點 」來思考,這一點很重要的。他說到,在頂尖的設計單位中,你不會看到太多的設計師在單位中,而是 親自的去到現場進行紀錄 ,並且從中發現問題,而這樣的設計才能真正的體悟人們的需求要什麼。儘管有可能那些人並不是為你的設計買單,但好的設計必須要要能夠符合這些人的所需。而這就是設計。 看得有點匆忙,但我發現, 設計師原來離生活那麼近 ,他有說道許多關於生活中的設計點子,這也都是我先前未有發現的。其中有個例子很值得學習,一位設計師為了要了解醫院的環境並且做出改善,增進病人對於病院的好感,為了達到目標,他讓自己假裝成病患,並且經歷了被推往一扇又一扇門不知通往何處的房間中。說到了病人相當害怕那種未知的感受。 細節忘了,但我看到 「親身經歷」勝過百口言談 ,只有自己親自經歷了才會了解需求何在。 最後,有一點很值得學習,就是 「快速失敗,那麼你會更接近成功。」 對於想要創業的我來說我覺得相當有感觸,沒錯,趕快做出東西來會勝過一切的空想。看完後可能會有想當設計師的衝動,但是別忘了, 自己就是最好的實驗囉 。由你,開始起一場華麗的設計。

不寫太騙人

今天看到好多朋友上了研究所,心情真是複雜。 想著,如果是我也上了 有點不爽與嫉妒 正常 也就說明了,大四必須要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選擇。 每一個選擇背後的成本將會越來越深刻。 這是過去所不會感受到的。

這素食還是不錯

圖片
我不喜歡吃素食,因為過去素食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老人食物,佛教傳教工具,好貴。過去真的有這樣的想法,但今天吃到了一家很好吃的素食餐廳一改過去的成見。這是一家在政大公企中心的素食餐廳,叫什麼名子忘了,但就在帕米爾旁。一吃,令我從新改觀素食的想像了。 原來,素食也可以這麼的清新。可能是因為裝潢相對簡單,而且用光以白黃為主,明亮且柔和,並且桌子也以青綠的為基底,配合著大片鮮豔與清新的水果圖案,如番茄或是剛冒芽的豆苗圖案,整個畫面令人覺得生機洋溢,同時,所有裝菜的盤子也都相當乾淨,一樣菜就是裝的剛剛好,不會像是裝到快要爆出來一樣,價位約70~100左右,基本上配上湯飯無限供應所以可以吃很飽的。於此,我不禁在想,為什麼素食離我們大家感覺著麼遠呢?如果社會的資源有限,那麼素食就應該被大力的推廣,我想了下,有了幾樣的改造可能。 第一: 客群定位,年輕人,與中年人。基本上年輕人會去的地方,中老年人也有機會去。但老年人去的地方,年輕人是不太可能會去的。 第二 氣氛:流行與光亮,不要死氣沉沉的,可以用北歐風格來進行設計等,在桌上或牆上也可以有專門的自然系列插圖,要營造出自然但不刻版以健康為號召,而以貼近大自然為出發,於此,我覺得會新鮮一點。 第三 每一間店的所有東西都應該是品牌,大至店家招牌與用色,小至刀叉與紙巾。想要長期的做下去並且讓不同的人都能來吃,那就要營造出不只以吃素健康為主,更要以吃素是親近自然與簡單生活為出發。 想開店了是嗎 ?是有點想啊 。 另外,如果是開在大陸,我有個點子,最好吃飯時設計一個隔板,每次吃飯的人可以因為含隔板的對話而有扣款的機制,約講100字扣五毛,如此,吃飯又交友,豈不快哉。 閱讀心得:槍砲,病菌,鋼鐵 基本上科普文應該一大堆了,但為什麼還要看這兩本書呢?因為我開心,對於大四人培養什麼最重要,除了養女朋友外養鈔票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養腦袋了,而且要以「價值型」為培養,簡單來說工具性的知識,未來一定會學到,但是價值性的判斷,若錯失了建立的機會,那麼未來要有良好的判斷與宏觀的思維想像則不易,所以最也訓練了自己多看歷史類的書。 第二本書相對於第一本書來說,比較少人聽過,同時也沒那麼有名,但這本書明確地提供了一點做出判斷,那就是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一年,世界有了全新的變化了,

多看一次,就是少一次遺憾

圖片
「排個固定時間吧 ,多回去看他,不然少一次就是少一眼了。」家裡有人病了,長大了,有些事也將要發生了。 今日閱讀:我們人類 其實,人類與獸差別沒什麼大不了的。看得很快,但卻陷的很深,真擔心我工作到都不認識我這個人啊。

文化的力量

圖片
大四,還是要講文化。 文化的力量有多大。對於英國人來說,這是很簡單的事,因為他們曾經說過「就算拿100個印度給我,我也不會和你們交換莎士比亞」很簡單,因為莎士比亞所表現的不只是一個故事,或是一齣劇,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國家精神,乃至文化態度。於此,反觀台灣呢?這問題好回答嗎? 星期三的課,台灣傳統戲劇,是一堂國文課,一堂大四生上了會想翹的課。既然想翹,那為什麼會想要上呢?首先是因為我看到了老師上的熱情,一個就算台下沒人理他,但他依然笑嘻嘻地講關於戲曲的經驗與有趣,蔡欣欣大概是我在政大少數看到上課這麼有熱忱的老師了。另一方面是,我想要重新面對,曾經不願意面對的東西。 今天請來了台灣的當代傳奇劇場團長來為我們演講,這劇團是由吳興國老師所創辦的,藉由京劇的既有傳統戲曲方式,融合了現代的音樂風格(請周華健作曲)演出了一系列有名的劇如,「等待果陀」或「慾望城國」與名劇改編如「馬克白」等大受多國好評。而這次團長也是簡介了一下吳興國,總之很厲害的人(ChiuanZ非專業XD)是多麼牛,且說明了一下風格。總之是以顛覆了現代人思維的京劇,用大人的話叫做搞怪,用商業的話叫做跨域結合,由古老傳統的藝術做點改變靜而衍生出生新的火花。並且請了裏頭一位從10歲就加入劇中的男孩為大家表演。舉手投足令人讚嘆,還為我們跳了一段,如林沖夜奔,那演的過程與唱腔完全看不出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眼神利如鷹,胸擴如壑,躬身拔足都從容的展現自信與堅定。演後,歡聲雷動,大家猛烈鼓掌,還有人直說「帥!」確實,真的還行。鼓掌,我當然也鼓掌。我鼓掌的是原來還有人這麼認真的投入這行;原來,原來我過去對於文化的想像是如此狹隘,而今天終於又看到了這麼不一樣的一面。台灣的文化,力量果然很大。 台灣的文化力量強大,那為什麼過去感受不到呢?我想是因為多數人沒有耐心看完。沒有耐心是因為沒有信心吧。過去,我也曾與他們一線,但周遭的朋友親人,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快轉吧,這有什麼前途呢?當下的我沒有堅持,因為我有了跟他們一樣的共鳴,共鳴到我床邊堆疊快比我高的散文詩集轟然塌倒,倒去了那沒有人離的開的政治。可能也是喜歡吧,所以我沒有太大的糾結。但今天回來再看,多是沒有耐心。沒有耐心地看待台灣文化那美的一面,一聽到說研究布袋戲,講台噢,或是研究白話語文學我想大家都相對那悶搞什麼啊?去研究一下市場啊,留學啊,NBA啊。但看了相關的

沒簽,有更好的選擇

過去有一句諺語,印象中叫做 : 失去反而是得到。這幾天一大早看了新聞,大致上多以韓國和中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完成了,並且將會對台灣發生極大的衝擊,四大產業即將不保的論調。的確,是真的。面臨了我們的競爭對手韓國,在與之對陸的關稅的差異下,使得獲利不高的台商有了更嚴峻的考驗。但是換個角度觀之,這會不會是開啟另一種可能呢 ? 現在或許是台灣轉型的好時候。 台灣,長期以來就是以產業代工為發展,我們有優質的晶圓代工,紡織,工具機技術以及石化重工業,但是多為高勞力密集與高資本的產業,相對轉換成附加價值卻不高。雖然紡織相當優異,但曾聽過哪一個台灣紡織品牌出名的嗎 ? 雖然代工優秀,但是他畢竟是一個高投入與變動性極高的產業,在競爭領域比的勁是在極短周期下的技術革新與進步,卻也容易因為市場訂單的波動而影響。無疑的,是把錢包吊在別人的口袋,他一靜一動都是挑戰。施振榮先生曾經提過,微笑曲線的經營,大致上來說是在價值曲線上的兩端一是高附加價值,二是高技術含量,前者是品牌的表現,而後者就是關鍵技術的掌握。而台灣於曲限中的哪一端呢 ? 大致上就是在中間一端了。擁有了技術,但並非關鍵技術,擁有了代工能力,但人力成本上漲,加上中國大陸的競爭對抗,優勢也就一點一滴的流失。換言之,在價值曲線中,台灣並未佔據太大的優勢。而今天,遇到了韓國確定與中國簽訂完了自由貿易協議,台灣在與知產業結構相當接近的競爭環境下,將不可免的遇到重疊與競爭。如此,在兩岸政治未能進一步發展與解套時,我們還能做什麼呢。無疑就是轉型。 這次麥可波特來台灣開即提到,台灣擁有許多很好的專利與技術研發能力,但是為什麼仍發展有限呢。我們撇開政治等大環境的種種侷限。可以發現,究其根本,我們在面對技術發展與應用推廣上是有問題的。我們有良好的產品,卻缺乏有市場性的商品,遑論建立起知名的大品牌了。因此,在這一個受到關稅是場嚴峻的挑戰下,我們是不是應該從新定位我們的市場方向了,台灣還要在走向代工的發展嗎 ? 還是又以傳統的思維找尋東南亞簽定相關的條約只為求更低的成本做拓展呢 ? 或許,現在是個思考期,從新定義台灣的發展未來,從新的看待台灣的劣勢。對陸的市場雖然更嚴苛了,但卻也是檢視競爭力與改變的時候。開始研發附加價值高的商品,加強重是商品的品牌經營,建構一個獨特的品牌印象與口碑,讓自己的商品在面對競爭時,不僅僅只有在價格可以談判,而

想的深,看得遠

圖片
今天的名字主要是以朱平先生在數位時代的雜誌刊文為名。很簡單的名子 ,但今天看到這篇卻相當有感。「一個成功的創業人或是成功人士,一定也是一個哲學家或是思想家。」開便為文的首段,印象深刻。究竟什麼樣是成功呢?在過去由是鑑為爆發出來時,誰知道頂新集團高層竟然也是如此的欺世盜名?會不會今日大家眼中成功的人也會將來的階下囚? 這兩個疑問,我在文中看到了不同的答案。在今日物質追求高度成長的社會中,多數人常被於社會追求的名器或是財富給吸引,急於追求大眾物質或是一夕致富,這些都不是錯,但問題是,當我們在競利而逐時,是否有仔細觀察背後的意義,符不符合真正的內心價值,還是僅為一時的賺錢而出賣良心。而這新問題很難一時間察覺,導致往往犯了錯而不知,所以,我們靜可能要養成察覺這些問題的能力,但是,何其容易呢?因此,我相當喜歡他的建議。文中說到了很重要的兩點,也正是我近日所在實踐的,不斷的閱讀深化價值的累積,並給自己養成被良善的「被觀察」。那麼要如何達到呢? 第一 , 閱讀,追尋價值。 朱先生建議到大學生不訪可以多了解有關於新學或是哲學的領域,往往講到了像是,Thought,Coaching,Leadership等,這些東西或許相當抽象,對於經驗尚淺的年輕人或許生疏,但裡投往往是綜合了人一生的價值累積所積累的學問。聽一堂沒感覺,看一本不知所云,但是仍保持閱讀,那麼多少會累積一些對於事物的看法與價值衡量標準。而這些隱形的價值標準,往往會是離開社會遇到紛亂取捨時最好的剪刀。 第二,討論,論辯真義 彼得泰爾,美國網路界的創業教主,無疑已經是名利雙收的典型代表,但是至今它仍然定時的會邀請朋友並舉辦思想家會議,你想,它真的是想出來了什麼東西嗎?不然,更多是因為有了些體悟,或聽取別人對於事件的想法,從中取得新知,不斷修正來增加自我的內心覺知與內心的滋潤。我們不一定要每周辦這樣的活動,但藉由多和朋友或長輩間的請益交流,不僅能吸取新知,也能逐漸在每一次的討論或分享中建立自己的想法,而逐漸完善自己的思考脈絡。一段時間後也就能有自己的思考架構了。 這些東西重要嗎 ?大四的這段時間我每天早上幾乎都會和朋友一起吃早餐,一來是為了健康的早起生活規律,避免陷入熬夜的混亂生活狀態,而做出錯誤的決定。二來是透過交流過程中,更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藉由議題的討論與分享,才發現「哦原來自己是那想的?」或者順便講講自

人生,其實被設計了

圖片
今天心得 晚上跑去聽學承電腦關於三D列印的課程與程式設計。我覺得相當的有潛力,但一次要十萬元,並且要為期三年,對於要當兵的我來說實在是太長了啊。 但今天的講師分享的東西我相當喜歡,就是,設計是以人為出發,如何做一名好的設計師與找到工作,最終要回到人的本質,也就是自己,唯有盤點好自己,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才能真正地設計出好產品,也就是理想中的自己。 另外,從北車回到忠孝復興的路上看到的廣告,靠看一下我就錯邊做到了南港,我要去動物園啊 。大四,神魂顛倒。 ToTo的馬桶廣告在捷運張貼打那麼大.為什麼讓我對他沒好感?真奇怪 怎麼快到1111了.捷運廣告沒什麼感覺呢? Sk2在忠孝復興的廣告跟以前好不一樣.好像更年輕了 【閱讀心得】 這一本書主要是針對以中日韓三國的企業做為新的模式討論,重新形塑企業中的「亞洲價值」,一個不同於歐美國家的企業觀,或是世界觀。 看這本書是因為看到了溫肇東老師的書評,說道未來的企業將會建立一個全新的模式,或更精準地說,一個更有自信的亞洲企業模式論調。這點相當的吸引我,因為亞洲企業長期以來就受到歐美企業的思維與管理所影響,但近年來隨著亞洲經濟的發展與壯大,在面對國際的競爭下已經有越來越大的話語權了,這點相當的重要,因為它象徵著,由你規定秩序。簡單來說有幾個點是著本書相當的的特色。 ( 基本上,看最後一章也就是三位中日韓作家的談話,就是一個總結了。如果有看的朋友會發現,這是有一點點過度的思考,但我有不觀點,那是一種自信。過去在其他企管書籍類我覺得有這樣自信的論調為少,但這本書的出現,我覺得或許未來會有一點改變了 ) 特點 : 本文是一個對比美式經貿的書籍 1.       我覺得蠻不錯的形容中國「關係資本主義」 ( 當然我覺得像是裙帶了,但這個比較全面,但有必要要深刻一點 ) 韓國「集團資本主義」 ( 財閥 ) 日本「武士資本主義」 (XD 沒聽過 ) 2.       人才觀 : 亞洲「以人適職」「群體勝於一切,決定最終定於上層」;美國「以職待人」「個人主義,奇才勝過人才」 ( 文中有說美國是由上至下中,我倒覺得亞洲這一點比較重,階層關係比美國還要重的感覺 ) 3.       資本觀 : 美國就是資本大國,而中國資本養自於國家,但沒說出的是 ( 只有少數關係人是可以有這些資本支持

論辯

圖片
道德與能力對於政治人物來說究竟是一體的?還是分離的。 今天中午課後和朋友吃飯,對此四人有不同的解讀。抱持相互影響的我幸運地坐在持分離意見的朋友旁,所以,一聊到時就相當的激動。朋友持到自己仍有自己的自由,同時我將事情做到好即可,回應道:那麼你的私德會不會成為阻礙?當然,我不會那麼傻地說我支持出軌包小三等,那需要包裝的...等。但你那樣不是心靈分離嗎?不是啊?政治本來就是將事情做好,同時保障個人權益嗎?我有我的自由啊?但是你在政治高位時,你已經有了大眾的模範效應,這樣可能不好吧?不好?那是民主的素養不夠啊。哀台灣的發展有限。 於此,對於政治能力與私德的探究,二者我不清楚西方的學者如何解讀,但於政治文化的角度觀之,台灣因為是中華文化的延伸與傳承,有受相當深厚的儒家影響,往往道德面相會是大家所在意的一點,換言之,作為一位政治人物若無法做好這一點恐不易為人所敬。那麼歐藍德與薩科奇呢?我覺得還是要回到該國的政治文化,短期間大家或許會說可以包容,但紛亂的情感會不會影響未來的處理事務呢?於此,我深感憂慮,因為背後的混亂是有相當可能溢散到整體的發展的。二者是否分離,我想一切要回到究竟他在意的政治為何,而政治唯一竊的利益調停下,自己是很難避免與大眾群體的意見相左太多的。 今日觀察: 淘寶是個聰明的電商,因為先到台灣布局,選了五十位的台灣導購員,並且以四大主題為發展,一是女裝因為成本低時尚性強差異小,再加上女生附加消費高所以是個很棒的切入點;第二:3C產品,找那些3C老鳥,重點不是要看賣出什麼東西,而是要看透過他們這些關注3C的人手中,可以讓訊息擴展到什麼程度,同時檢眼與進一步打入台灣的電子世界。最重要的應該是親子部分:我覺得這是最聰明的,一個孩子購物是幾個人的選擇,一個?錯。是一家,爸媽甚至阿公母都來了,所以波及相當的高,在這一點抓住了,也等於抓到了民生。相當崇民的選擇,另外就是小東西以主題來包裝測試水溫。於我看來,未來才是一場硬戰,因為當購買習慣轉變,背後代表的是消費習慣改變,接著物流也會改的,如順風就可能在這次的活動中增強他的物流發展,相對台灣能與之抗衡的就相對少了,宅急便?嘉理大榮(還不是台灣的...)漸漸地就會影響到購物的方向與話語權了。一家淘寶如此,大陸有數百家的電商,那時兩岸不再是隔一片海了。 【閱讀心得:被討厭的勇氣】 估計今天看完

所謂生活圈子

圖片
生活圈子 ,就是提供給你放鬆,進修,或是休息的地方。 大四人,通常都比較忙碌,再加上往往都玩了許多的活動,所以也不太西漢再參加什麼活動了。加上忙於自己的工作等,所以一忙起來就忘了社交。漸漸地就覺得自己被社會孤立了。幸運的,這學期我參加了創業早餐會,在過程中認識了很厲害的Janet大姊,一位矽谷創業家,多年的工作經驗退休後回到台灣繼續念一個博士,而為了改善台灣的創業環境所以也在政大搞一個競爭策略中心。很棒,每次早餐會都會說到最新的科技發展局勢等等,這次就說這這周Porter來台的演講,因為是他負責台灣的接待。講完後大家也討論了很多,加上一位試管顧業的前輩與伊朗朋友,所以觀點更加多元了。晚上,又去參加校內的Dthink。蠻有趣的社團,強調設計思考,並且今天透過設計方式引導,我們順利地作出了一款叫做「文青」的東西。是什麼不重要,但在參與過程中,突然覺得,原來校內還是很熱鬧的,別老是用大四人的角度去看,不然真的好燜啊,會後結束又突然遇到了議會的老朋友,又找我去最近新爭取到的議會辦公室,聽說爭取了十年,所以他相當興奮地跟我展示他的戰績。不容易啊,議會說真得當議員去不到幾次,沒有一次會是真的開完,至今還是不知道學啥。但今天又和學弟妹們吃消夜,感覺真的很開心。聽著他們說的賄選或是預算爭執等,的確是累,但相信我,只要過程中有用力投入,那麼絕對會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就是怪怪: 大學最重要的就是你有不要臉的本錢。這點相當的重要。今天遇到了助教,原本和同學一起走去吃飯,但同學一看到了助教就想轉身,怕什麼呢?其實助教很孤單的,碩博生生活能多有趣,所以沒想太多,反正我不考研究所性和他一聊,挺有意思的,我問出了明天的考試題目。所以,不要怕啊 。 觀察分享: 1.我一直再想,未來我當老闆要雇用什麼樣的人呢?這幾天應為一個人我逐漸看清楚自己的用人特性了。應該是要謙虛一點,並且懂得感恩,我發現我還是有一點點傳統。 2.今天看到了一張照片很有意思。我的一位厲害的老師要去北京了,於是他出發前拍一張照片,照片不重要,重要的是旁邊放一本典藏雜誌。一本介紹古完典藏拍賣的雜誌,約160折後。他是一名銀行家轉當老師的,我就在思考,背後代表什麼?一番,綜合感受,歷史,品味,話題,涵養。 閱讀心得 每天挑一本自傳快速閱讀,我可以看到成功人士的百態。 最近看了幾本老

靜一靜

圖片
媽媽咪啊小記: 大四可能時間比較多,再加上目前沒有找到工作所以有較多空閒時間。空閒時間要做什麼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實自己。最近很喜歡到書店去看書,因為看書讓我有存感與安全感。推薦,而且堅持一天看一本的習慣逐漸養成後就越翻閱快了。真爽。但其實背後是有強大的不安全感導致。 就是怪怪: 今天在往公館的公車上聽到一段有趣的談話:女說:「之後我們要去那裡讀書啊 ?」「當然是美國啊」男答:「去密西根大學」女說:「聽說那是叢林有蛇啊」男說:「去天普」女說:「感覺好像去教會學校喔」。然後又機哩瓜啦的說要翹課讀英文了。腦袋是有什麼問題。頓時兩個感覺,貧富不均影響教育發展;漂亮不代表有腦。哀~去了也是一樣啊 。一旁的我,心裡想,靠我晚餐都沒吃省錢你們講的好出國是去逛花園一樣 。 觀察分享 政大現象:早餐店感覺還有市場,每天早上總有一堆人排隊買早餐。建議在路口開一家。 社會:那麼多的小黃每天跑來跑去,其實他們是很強大的物流體系,應該將他們納入送貨的一員。 【讀書心得】今天看了兩本 第一本: 我覺得有幾個點印象深刻。可以和大家分享。 早晨工作有利於腦袋清醒,這點對於混亂生活或是大四生我覺得有幫助。 人生有幾個田要耕「義田」集合於內心道德義理之是要做「恩田」飲水思源才能淵遠流長,最後是「敬田」對是與人常保敬重之心,於人處事也能留有餘地。 作商人,要做大投資。話說,辦學校是不是賺錢呢?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君子內省取道贈人以言」 善用資訊工具帶來競爭力。三階段:精化工具,整合工具,預測未來 企業是什麼「企」無「人」則「止」 韓非子:「下君盡人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志」 態度就是命運 第二本 我覺得有看但還不懂。打算再從看一次。不同於先前的競爭策略從產業面角度出發,這一本更加有工具性與指導性的感覺。上本以「價值鏈」「成本」「差異化」「專一切入點」為主要的面相討論。簡單說,面對企業競爭優勢可以從這幾點來思考。

打心工男孩

圖片
【選擇】是大四生所要面臨最大的問題了。 因為女朋友來,要帶她遊山玩水,這幾天有一點延了,蹺了一個禮拜的課。 蹺了一個禮拜的課,而恰巧所有的課都在這周點名了,哀,而在這周我女朋友終於親我一下了。這就是選擇。值得嗎 ? 身為一名大四生,這其實都是小事,當然還是會爽在心,但會逐漸發現與計較,這「爽」的背後的成本。 大四是一個時間成本相當高的一年。每一次的時間花費她所代表的涵義都將逐漸加重。當然這是以一個學制的角度,放大到了人生那是相當早的時間,人生的頂多才在早晨的七點左右。只是,會逐漸擔心,究竟要把重心放在哪邊 ? 是社團嗎 ? 都已經辦了這麼多的活動是否還要繼續呢,心中關於你可以練更多經營技巧等等的聲音又出來;是打工嗎 ? 畢業到現在都還沒打,應該要試一下,或是要趕緊賺錢因為爸媽不給了或盡早適應社會;拚研究所嗎 ? 但是請聽自己的聲音,又覺得那是別人的腳步,與自己何關係呢;準備托福 ? 我又沒有要出國 .... 等,一大堆的訊息就會撲面而來,頓時讓人分不清楚訊息還是噪音。問朋友,正常來說,現在是最難找朋友的,大四哪來的學長姊,大多都成佛升天了。找同屆,吃一頓飯都要約好久,都在趕忙為自己的人生加緊腳步,找學弟妹 ? 這點我是相對較少的,沒到找工作的年紀,有些想法是難以感受的。找教授,又發現平常香燒得不夠,後悔位有時常關心一下教授。哀,四面楚歌,於是躲到了圖書館,茫茫書海,拿起職場的當月雜誌,就這樣翻啊翻 .... 不知道同期的朋友如何,但這問題我大三下就擔心了,這學期也就舒緩多了。今天一早也去去面試 ( 醫療的,但是差點遲到,所以做了計程車。原則 : 一定不能遲到 ) 了。目前的我經營了 : 兩個社團,雖然一般但也都還有成果;參加兩個讀書會;打兩份工;上英文寫作課和西班牙文課;自修電腦程式;每天看一本書;每天寫篇文章。你說,做這麼多事想幹嘛啊 ? 不會亂嗎 ? 當然,前一陣子也亂過,但只能盡量理出頭緒。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 釐清自己要什麼 ? 設定好目標,堅持好原則。那麼就會自然有頭緒了 ( 下篇細說 ) 畢業目標 : 出國工作 ? 何處 ?( 美國 / 新加坡 / 印尼 / 香港 / 大陸 ) 原則 : 1.      我是 3000 年後來的外星人,我不是為了生存或生活,而是為了要記錄人類文明的點滴,所以當作出差吧,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