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揚頓挫

抑揚頓挫
字數:1230
適合:突然走入者,對於生活開始感到矛盾者。

葉問這部片是先前一段時間相當紅的片,因為大致上講述的都是中國武術對抗日本人或是洋人的故事,而且多看幾次就會發現,葉問故事的邏輯就是被外人欺負,最後需要葉問登場再把場上的敵人揍得要命,而最終博得滿堂彩。

當然,這無疑是耀我國威,但是昨日心血來潮又看了一次葉問二後我有了不一樣的心得了。我對葉問一與二中的人物都有這樣的一個問題:

如果狀態不好為什麼不肯先認輸,再謀機會呢?

葉問一裡的師傅因為日本將軍想要打架,所以標出了打贏一場可以拿一包米,吸引了飢腸轆轆的武館師傅前去踢館,幸好實力不錯一剛開始「打一個獲勝」拿到了一包米,接著因為貪心又想要挑戰三個,很不幸實力有限打不贏人家。只是打不贏不要緊,為什麼不認輸,還不要臉的就將原本的一包米拿著轉身就想要逃?最終被日本人長官從二樓設殺死。葉問二也大概是這樣,為什麼洪金寶和龍捲風打架時候,明明知道打不贏人家,還要硬要挺身而出,最後被對方的重拳打得傷重不治。那時一旁的葉問有說道:「師傅,千萬不要打壞了身子,划不來啊!
洪師傅回答道:「為了生活我可以忍,但為了中國武術我不可以忍」於是就被打死了。幸好,之後為他報仇的葉問是個男主角,於是他最終打贏活下來了。

只是,換個角度想,

問題一:如果明知道打不贏而硬是挺身而出,這樣犧牲究竟值得不值得?
問題二:如果選擇暫停或是短時間的屈辱換取修養身息,最終而謀取勝利,這樣的勝利算是勝利嗎
?

關於這兩個問題面去思考,我發現,在一般生活中,我們常被灌輸「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教育,但是在一般重大事情上,往往有「爭一口氣」的想法,只是更常見的多是,爭這一口氣可能換來的就是「下一口的斷氣」。

回答問題一,我僅能說答案取決於價值觀了。面對問題,有時候放大來看那不僅是處理問題本身,更是一種示範效應。或許洪師傅如果沒被打死,而是表示認輸,那麼之後因為被洋人欺侮的華人就會變多;或許正是最這樣的氣節導致了洋人多少在影片中還有那麼一絲絲的尊重。但是犧牲值得嗎?明顯的,他認為個人小於國家;輸贏小於背後的示範效應。

回答問題二,這可能還是要決定究竟需要一場什麼樣的勝利。有的時候,勝利不僅僅是完全地擊敗對方,連時間與地點與方式都有代表不同的意涵。當然主角是相當幸運的,因為他是主角,但是更多時候,我只是一個普通人,面對重大的挑戰,如果都一個股勁的幹上去,我覺得我早就粉身碎骨了。想想看如果在葉問二中,兩個師傅都不小心被對方幹死的話,武術界不就大亂了嗎?我相信即便是苟活的當下,對於武術界的安穩都是更加重要的。所以,我們是不是能有點「智慧的彈性」呢?

什麼是「智慧的彈性呢」?簡單來說,就是有一個度,這個度的重點不儘是衡量我們究竟應該要做到什麼樣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自己有個認知我們之間的彈性誤差究竟可以有多大。夫妻間缺少「智慧彈性」關係很容易就因為一點小事而搞僵了;國家間缺少智慧彈性,那麼檯面下的默契可能瞬間就變成檯面上的爭議了。只是這樣的彈性該如何取得呢?明天和大家聊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