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深,看得遠

今天的名字主要是以朱平先生在數位時代的雜誌刊文為名。很簡單的名子 ,但今天看到這篇卻相當有感。「一個成功的創業人或是成功人士,一定也是一個哲學家或是思想家。」開便為文的首段,印象深刻。究竟什麼樣是成功呢?在過去由是鑑為爆發出來時,誰知道頂新集團高層竟然也是如此的欺世盜名?會不會今日大家眼中成功的人也會將來的階下囚?

這兩個疑問,我在文中看到了不同的答案。在今日物質追求高度成長的社會中,多數人常被於社會追求的名器或是財富給吸引,急於追求大眾物質或是一夕致富,這些都不是錯,但問題是,當我們在競利而逐時,是否有仔細觀察背後的意義,符不符合真正的內心價值,還是僅為一時的賺錢而出賣良心。而這新問題很難一時間察覺,導致往往犯了錯而不知,所以,我們靜可能要養成察覺這些問題的能力,但是,何其容易呢?因此,我相當喜歡他的建議。文中說到了很重要的兩點,也正是我近日所在實踐的,不斷的閱讀深化價值的累積,並給自己養成被良善的「被觀察」。那麼要如何達到呢?
第一閱讀,追尋價值。
朱先生建議到大學生不訪可以多了解有關於新學或是哲學的領域,往往講到了像是,Thought,Coaching,Leadership等,這些東西或許相當抽象,對於經驗尚淺的年輕人或許生疏,但裡投往往是綜合了人一生的價值累積所積累的學問。聽一堂沒感覺,看一本不知所云,但是仍保持閱讀,那麼多少會累積一些對於事物的看法與價值衡量標準。而這些隱形的價值標準,往往會是離開社會遇到紛亂取捨時最好的剪刀。

第二,討論,論辯真義
彼得泰爾,美國網路界的創業教主,無疑已經是名利雙收的典型代表,但是至今它仍然定時的會邀請朋友並舉辦思想家會議,你想,它真的是想出來了什麼東西嗎?不然,更多是因為有了些體悟,或聽取別人對於事件的想法,從中取得新知,不斷修正來增加自我的內心覺知與內心的滋潤。我們不一定要每周辦這樣的活動,但藉由多和朋友或長輩間的請益交流,不僅能吸取新知,也能逐漸在每一次的討論或分享中建立自己的想法,而逐漸完善自己的思考脈絡。一段時間後也就能有自己的思考架構了。

這些東西重要嗎 ?大四的這段時間我每天早上幾乎都會和朋友一起吃早餐,一來是為了健康的早起生活規律,避免陷入熬夜的混亂生活狀態,而做出錯誤的決定。二來是透過交流過程中,更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藉由議題的討論與分享,才發現「哦原來自己是那想的?」或者順便講講自己每天看到書中的內容,幾次下來也逐漸了解到看待這些不同的新聞與事件,自己逐漸有了明確的是或錯的標準,而對於錯時又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也能藉由這樣的方法來結識新的好友,何樂不為呢?

這世界變動得太快,而知識無盡,人生有限,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知識才準確地說出對或錯。也因此,在學習接受新知並且克制不受社會紛亂之影響,也可以試試打造出一個舒適的「被觀察」一個被價值與論辯真理的環境,一頓早餐一場聚會多簡單啊。若如此,我想即便走得慢,也能在一次次的知識提攜下走的越來越遠;想的淺,也能在一回回討論激盪下,看得越越來越深了。

【讀書心得】Google模式

看這本書是希望未來也能打造如此優質 的企業。目前看書的方法,從目錄與標題去思考作者的脈絡,這本書又是執行長施密特寫的,所以更需要了解

1文化,相信你的標語。


西方企業文化,尤其是大公司,它會相當強調自己的企業文化,例如我很喜歡的ZAPPOS也是這樣。這章講出了幾個重點,就是邀清楚自己公司的定位:「以使用者為出發」彙整全球資訊,提供給消費者參考。因此,有了這一點的文化使命,即便許多工作不是自己的大家也會盡力去改善,如文中說到施密特隨便貼個問題,就有工程師來解決了。另外,這張有個概念很重要,未來的組織發展架構一定會更加鬆散與扁平化,所以,在工作時如何表現自己,並且發揮影響力是相當重要的。有人問巴菲特說,如何選擇一家公司與觀察領導者,他只說了:「一位不需要他的領人」簡單來說,只有自己才能讓自己更好,而這樣的團隊與人才也正是他們所需的。

2策略,你的計劃錯了

技術洞見才是基礎,在我解讀下。沒有事實與專業沒有話語權。在G這樣的公司中,這點尤為重要,往往做創新與發展上,藉由技術層面的拓展才能夠真正的延伸,但是這一點,我覺得要視產業而別,畢竟不同產業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所有的產業在未來需要有快速的應變能力,集中火力,針對選定好的方向,快速的開發產品並推出接著修正。畢竟,未來太競爭了,企業需要的不段的組合與創新,才能真正打造好的產品。

另一點是,建立開放平台,這一點當然是異於於蘋果的方式,我覺得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點,「開放模式推動可以形成一個生態圈,促使互補元件的成本降低,這一切會使的使用者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形成良善的生態圈,而達到共同成長。」也因此,G於文中以不斷表示,他們大膽開放資料,而是藉由信任與授權,促使與激發更多的可能產生。

最後,別聚焦於競爭對手,因為當你一位的聚焦於對手,那麼你就會限定了自己的框架,很容易就被發展自我特色的公司給超越了。這點,目前自己雖未有企業,但是我想這應該是階段性的。不同階段的方式不一樣,但整體來說,做自己還是相當重要

3人才,招募最重要的事。
什麼是公司大的資產,無疑的是人才。因為機械設備當你買的那一天就注定折舊了。但是人才才剛開始而已。在文中強調的一點,成為學習型的人才。學習型的人才方可以面對多變的社會。亨利福特:「沒有學習的人,才是老人。」「G招募他們不是因為他們擁有了什麼知識,而是,他們會學習不知道的事務。」將自己養成這樣的人,讓團隊養成這樣的人,漸漸的也就會成為所謂的羊群效應了。好羊總會找好羊,文中說到只找一流A等人才,因為當你一找B則CDE都來了。於此,我覺得因人而異,但不可否認的,讓自己成為A是必要的。這讓我想起亞馬遜說,每一次徵才都要比上一次標準更高。壓力大啊。


4決策,共識的真義
這篇多講組織的,內容說的一句話也印象深刻「如果所有人想法都一樣,代表有人沒在思考。」一個團隊不怕有意見,最怕點頭如搗蒜。開會時也強調守時與準時的原則,這樣也可以增加效率。並且,在這社會中,也要隨時了解,企業是顧人來思考與執行的,當你只有期一十就要小心了。這篇工具性概念較強,值得多看幾次。

5.創新,創造源生泥漿
為什麼G可以創新呢?這篇我覺得是關鍵。「大格局思考」因為當你想的越大,你才知道有什麼樣的可能進而做延伸,而往往因為愈困難的事而吸引愈優秀的人才。因為人才往往喜愛挑戰。當然訂得太大也是太鬼扯了,所以,需要有良好的績效管理和一個可量測的重要結果。否則往往就是鬼打牆了。

把握70/20/10
7成於核心事業,兩成於投入新的產品,最後一成分給全新的事物。這一點也成了G的特色了,鼓勵員工利用剩下的2成時間好好做思考,同時做開創,而也因為這樣會有新的收穫了,做自己喜歡或是未知領域的事,往往可以有新的激盪而有令人驚艷的表現。

為了創新,所以要出貨在改進,就是剛剛說的快速製造出定且做修正。這樣或許有點不易,但可以從環境營造起,就是今天說的打早良善的【觀察環境】這種體系與環境可以讓你獲得新知,也可以提供你再出發的可能。所謂的「反脆弱」也就是要為自己或員工營造出「有韌性,禁得起風險,願意忍受風險的環境。

很妙,看完了,有什麼心得嗎?我覺得我還處於吸收知識的階段,或許未來會有吧 ,期待會有個ChiuanZ模式。

最近好多人老愛說模式模式,好像以為說模式就可以複製。真是無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