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素食還是不錯

我不喜歡吃素食,因為過去素食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老人食物,佛教傳教工具,好貴。過去真的有這樣的想法,但今天吃到了一家很好吃的素食餐廳一改過去的成見。這是一家在政大公企中心的素食餐廳,叫什麼名子忘了,但就在帕米爾旁。一吃,令我從新改觀素食的想像了。

原來,素食也可以這麼的清新。可能是因為裝潢相對簡單,而且用光以白黃為主,明亮且柔和,並且桌子也以青綠的為基底,配合著大片鮮豔與清新的水果圖案,如番茄或是剛冒芽的豆苗圖案,整個畫面令人覺得生機洋溢,同時,所有裝菜的盤子也都相當乾淨,一樣菜就是裝的剛剛好,不會像是裝到快要爆出來一樣,價位約70~100左右,基本上配上湯飯無限供應所以可以吃很飽的。於此,我不禁在想,為什麼素食離我們大家感覺著麼遠呢?如果社會的資源有限,那麼素食就應該被大力的推廣,我想了下,有了幾樣的改造可能。

第一:
客群定位,年輕人,與中年人。基本上年輕人會去的地方,中老年人也有機會去。但老年人去的地方,年輕人是不太可能會去的。

第二
氣氛:流行與光亮,不要死氣沉沉的,可以用北歐風格來進行設計等,在桌上或牆上也可以有專門的自然系列插圖,要營造出自然但不刻版以健康為號召,而以貼近大自然為出發,於此,我覺得會新鮮一點。

第三
每一間店的所有東西都應該是品牌,大至店家招牌與用色,小至刀叉與紙巾。想要長期的做下去並且讓不同的人都能來吃,那就要營造出不只以吃素健康為主,更要以吃素是親近自然與簡單生活為出發。

想開店了是嗎 ?是有點想啊 。
另外,如果是開在大陸,我有個點子,最好吃飯時設計一個隔板,每次吃飯的人可以因為含隔板的對話而有扣款的機制,約講100字扣五毛,如此,吃飯又交友,豈不快哉。

閱讀心得:槍砲,病菌,鋼鐵
基本上科普文應該一大堆了,但為什麼還要看這兩本書呢?因為我開心,對於大四人培養什麼最重要,除了養女朋友外養鈔票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養腦袋了,而且要以「價值型」為培養,簡單來說工具性的知識,未來一定會學到,但是價值性的判斷,若錯失了建立的機會,那麼未來要有良好的判斷與宏觀的思維想像則不易,所以最也訓練了自己多看歷史類的書。

第二本書相對於第一本書來說,比較少人聽過,同時也沒那麼有名,但這本書明確地提供了一點做出判斷,那就是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一年,世界有了全新的變化了,而這也是說明世界新舊歷史的改變。而針對這樣的改變,作者是以世界各地的發展狀況來說世界的變局,於此,西班牙的哥倫布大發現下,激起了西方世界風起雲湧的大改變,為什麼會如此,是因為想要賺錢?背後更多因素是因為宗教的關係,也就是那時普遍傳著世界要毀滅了,異教徒入侵等環境,而激起了東征與宗教收復的現象,於此,人們更勇敢地探尋新的可能。

反之那時的中國,明孝宗則開始限制了對外航行的朝貢制度,無形中陷縮了中國對外發展的廣度與格局。於此,說明了,國之興亡起初都是因為不得已的理由,如宗教問題或是政治鬥爭等,看似不重要的小事,對於未來都將會是大大的影響。這樣的觀點,於阿梅斯托的書中特別能看出這一點,他嘗試著用生態的角度,偏僻於一般人視野的角度如食物歷史,或生態變異角度來思考,對於常受限於政治或是事件因素全市的思考,我覺得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補充。
而第一本也就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科普書,也是作者賈德戴蒙用生態環境的角度逕行詮釋。想想,地理現象對於歷史影響有多大呢?為什麼歐亞的發展會較非洲或南美快呢?問題就在於地理限制與先天限制下,缺乏了大型可馴服的動物,同時也與可馴養動物有關。
這些面向,都是單一科學或是學科中所不會見到的思考角度,所以有機會看看還真是不錯
繼續追蹤阿梅斯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