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46】滑冰下的反思

摘要:屏除依賴,觀察,模仿,行動,試錯,修正


字數:1786



『這個運動我喜歡,未來我也要給我的小孩子來學!』第一次到小巨蛋來滑冰,有這樣的心得,看得出來我有多麽喜歡這樣的運動。第一次接觸到滑冰這兩個小時,給了我最近思考的彙整,回到問題的解決原點,
『沒滑過冰,怎麼辦呢?』 


第一次滑冰,穿上厚重的滑冰鞋走向冰場,沒人教學下,自己下場,彷彿『第一次學習游泳』的感覺。第一次游泳,心中想的不外乎是浮不起來,那就會溺死,或者會被嚴重嗆水。只是幸運地,游泳這門既能在學習時,都有教練陪伴。相較下,滑冰場館中除了主動詢問外,並沒有人會主動教學。而我一向喜歡自己先挑戰。也就是,自己要想辦法克服在冰面上面,冰刀與冰面零阻力滑面。

抱著大膽的心,既然都到了,就玩下去吧。於是,小心翼翼的提著厚重冰鞋,緩步的跨到冰面上,雙手也不停地靠著外圍牆面,就像小孩初學走路扶著媽媽一樣,深怕有個差錯就摔個腳朝天。小步向前推動步伐,手仍是死命黏著外圍牆面,豈知道越往後走,牆面上可以攀靠的邊緣空間越小,也就是只能單手掌貼在牆面,才能勉強有個依靠安全感。

而這樣的感覺,瞬間提醒了我,這就像是學習新的事物,腦中出現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一定有方法』。並且浮出,如果要脫離服依靠牆面給的安全感,最好的方法就是盡可能的不要『依賴太久』因為只要有依賴牆面的心態,就會很難放開雙手,並且真正的去思考怎麼樣用雙腳做到平衡。

第一個想法:一定有方法,趕緊甩開依賴,這是我在進去10分鐘後的想法。所以扶著牆面不到十分鐘,我就開始試著放開靠牆面的右手,並且盡可能的小步前行,靠平衡不讓自己摔倒。

當然,再一定有方法的認知下,我趕緊看了其他玩溜冰的人是如何移動腳步。可能是在初學者區,有相當多的小小朋友在滑冰,他們快速的滑過我左右,我腦中除了羞愧外,就是好奇他們怎麼做到的。於是,終於發現,原來兩腳的移動是關鍵,也就是每一步伐的移動,有點類似錯開向斜前方的前進,倒不是一隻腳舉起的往前面移動,更好的移動方式更是交錯。

同時,也開始思索針對平衡,應該有哪些常識呢?底層邏輯應該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放低身子,雙手適度開展,有助於基本平衡。接著,抱持著要盡快脫離依靠的基礎下,我終於在20分鐘內就可以不用扶東西並且慢步移動了。

我活下來了,沒有摔個四腳朝天,是該高興一下。

第二個想法:觀察模仿,快速修正。再保持基本的不跌倒,同時能漫步的基礎下,我雙眼趕緊掃描每個經過的人,究竟他們的步伐有哪些不同?並且快速採用。發現,最重要的還是針對『腳步的前進方式』,也就是交錯的前行+雙腳的展開與縮合是最重要的影響。交錯移動步伐,是為了能前進,而雙腳如果向內收縮,則會放慢,反之則加快。就這樣,一收一放,我一圈繞完後,也發現這基本的前進雨暫停方式了。

相較下,採用依賴著人帶的,或是扶著牆面前行的人,我發現我快了他們一圈。當我一圈繞回來,發現剛剛一起進來的人,還在剛開始沒多久的位置,慢慢扶著牆面前行。是方法?還是心態問題呢?

莫非,我是溜冰高手?

最後,開始有計劃的嘗試跌倒,來學習新的滑冰方式。在這溜冰場,高手與新手混雜,並沒有一個區分,所以會看到高手以時數一百八的速度在場地橫行,身子向前的或是屁股在前的滑行都有;相反的,也有一群需要媽媽扶的小孩,與死命依靠著前邊的大人,或者是在場地中心,轉著只有在電視台看得到的那種花式溜冰。於此,可以想像到在這地方滑行,會是多麽刺激的一件事情,當迅速掌握一件事情後,更會激發人想要快速的學習更多。

只是,再沒有教練的基礎下,怎麼快速學會呢,腦中出現一個想法,那就是快速試錯,通過是錯方式來掌握新的方法。所以,當我繞了幾圈比較熟習了場地後,開始也大膽的滑冰,速度從原本的時速5公里,一路提速到了50,最快到了將近100。

這麼大的變化我算了下,大概摔了十次,其中一次是倒摔屁股落地,還有幾次是正摔手先著地,更慘的是有次衝進了別人拍照群中,差點把大家給撞倒。理論上,這不是對的行為,但是盡可能嘗試的基礎下,透過小犯錯,能夠養成讓人承受大犯錯的任性。倒摔的狀況發生,拍拍屁股,下一秒又起來了。


滑冰時間兩個小時,思考了很多,紀錄於上,至少在學習一件事物,應該也都像是這樣。剛開始不可免的會害怕,但是透過觀察別人來學習,並且盡快的脫離保護傘,也才能快速的了解真實狀況,最後哪怕是跌倒,那也提早別人先學會怎麼避免跌倒了,相信最後這事情也學會了。

看到別人滑冰優雅的姿勢,讓我萌生教育小孩的方法論外,只是比較重要的是激起我自我學習的反思。

或許有一天,我當上老闆,或是想要促進團隊默契時,如果有人問我要用什麼方法,我一定會說先去滑冰一下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