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28】爸,怎麼你不早說?

摘要:不要相信大人或科技,而是認識你自己。


字數:1125

16歲的小孩如果要給建議的話,自己會給那些建議呢。今天看到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說法,那是寫過《人類簡史》與《未來簡史》的作者,由瓦爾赫拉利的建議,其中有這麼三點:

1.      不要太相信大人。
2.      不要太相信科技。
3.      認識你自己。

因為看到的是摘要性文章,所以對於前後文並不清楚。但是當我看到這三個提醒卻有會心一笑之感。為什麼不要相信大人的話呢?推論是因為大人的所見所聞,基本上在這變動偌大的年代中,有些建議可能不太合適了。試想,當有父母對孩子說,不要打電動,因為會打電動就是壞孩子,那他可能錯失了孩子成為奧運選手的機會,因為在2020年的奧運,已經將電競納為其中之一個選項了。


不可否認,他們吃過的鹽比我們多,但是卻也因為吃了太多可能頭暈了。環境科技變化之大,連蘋果都遇到了銷售量下滑的影響。可能還有相當多的父母還是不理解蘋果為什麼那麼好用。如此,孩子應不應該要聽父母的呢。姑且還是聽一下,但最好是父母能夠也進步,不然孩子就麻煩大了。


其二,不要太相信科技。究竟是科技創造了人類的豐富生活呢?還是人類創造了科技。說到底,一切還是「科技源自於人性」。有這樣的建議,應該也是寓意人們不要太信奉為了科技而技術或是改變,最終還是要回到「究竟什麼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畢竟,總不能為了科技發展帶來的果實,犧牲了大自然的一切吧。

對於小孩,這邊更希望告訴她的會是「平衡」的觀點。任何事物都有其價值性與意義。不需要過分依歸,與過分的迷信,而是能取其優而用。

最後,不斷地認識自己,這點更是至觀的重要。可能在成長中,過度的強調升學,而讓課業與成績,成為了小孩認識了這世界唯一的尺度,無疑地,這是相當的可惜,因為這會忽略了問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而這麼做」。

現在還有人迷信「文憑」價值嗎?總之,我是沒有,即便是政大畢業,依然覺得不清楚未來方向。想想看,當唯一確定未來不變的事情就是變,那麼與其追逐不斷變化的變量,那為什麼不要追逐不變的變量呢。

認識自己就是找尋「不變的變量」。因為自己的身高基本上不會再變了,喜歡的口味大致就那幾種,偏好的音樂風格開始單一,愛看的書籍也會有不同口味。同樣地,也有某種生活或是哪樣人特別追求。可能,真的這些還是相當的模糊,但是比起朝夕變化的技術,覺得是研究哪一個容易呢。於此,何不先把自己摸熟了,再去看看這變化世界中那些適合自己呢。

當世界不斷的變化,或許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情。」因為當不斷的變化為前提下,或許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就會突然變得相當的不一樣。


我深嘆一口氣,怎麼我的父親沒告訴我呢?我深深吸一口氣,未來的兒啊,你真幸福,你老爸已經知道這事了,當然你要保佑我會記得到你出來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