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思考方式」標籤的文章

工作02供應商與客戶間的距離反思(1)

字數 :763 摘要 : 作為仲介商的腳色,當顧客可以直接拿到上游供應商的價格,甚至更低時,仲介商應該要拿捏的尺度。 情境 : 針對市場上的競爭,由於貨源有限,自家產品品質不好,而有需要搭配其他供應商的貨一起做銷售,進而客戶下大單,但是仍無法完全獨佔,有將近六成需要與其他業者共享利潤。某人表示,如果不改的話,未來會逐漸縮小市場份額。 員本位 A: 不降價,這樣就不會有人買啊。當每一筆交際都這樣進行,這樣不就間接告訴客戶我們這邊量有限嗎 ? 進而讓客戶未來可能直些向供應商供貨。 主本位 A: 既然我們有市場代理權理,那為什麼還要降價呢。這是屬於個案還是整體 ? 如果我們可以提供給跟供應商一樣的費用,那麼為什麼客戶要跟供應商下不跟我們這樣的中介商下單呢 ? 顯然的,兩邊觀點有衝突。根本問題在於當產品力不足,以供應商產品直接充數,那麼客戶需要我們的價值在哪邊 ? 此點,主管考量的出發點為「現象為個案或者是綜合性的問題」,「是否可以用話術來包裝 ? 」。 員工考量的是「產品力有限」,不調整產品將會為未來造成挑戰。兩者立場各有不同。然而我的觀點是 : 1.       鼓勵建議 : 作為一個主管,無論如何,都需要優先鼓勵下屬提建言與建議。一來增加下屬發現問題,二來避免自己產生盲點,所以只要提出建言的,均應該要優先給於鼓勵。 2.       釐清處底線 : 清楚我們與供應商間的距離與客戶與供應商的距離為何 ? 如果供應商可以直接越過我們給於客戶更低的價格,或是我們有客戶非要跟我們下的理由足夠強烈,才有機會站穩中介商的腳色。 3.       持續追蹤 : 請業務列出手邊最重要的 20% 廠商,並記錄每一次的交易狀況與下單衝榜數量,並訂一個專為特定廠商下單時的區別定價。不排除費用可以調整,但是重點是如何去調整。 4.       供應商確認 : 需要和既有的合作供應商協調清楚價格範圍,不可以讓客戶有向供應商取得價格更甚於中介上的錯誤想像。

【想好這些問題,不一定需要離職】

最近有幾個朋友和我聊天,他說想要離職,我問為什麼呢 ? 基本上,人會離職,大概跟兩件事情沒有喬好「錢」,第二則是「心」。只是,究竟應該要如何拿捏,自己究竟要不要換工作呢 ? 我聽到比較好的分析,應該就是這套「牌局論」的說法了。 所謂的牌局論,就是說每一份工作就像打牌一樣。大家都想要最大的牌握在手中,但是打過牌一定會發現,往往打贏的,很多時候是靠順序或是組合而得勝。換言之,牌局的組合才是關鍵。沒有了對子,能不能單張比大;比大贏不了,可以打順子來砍牌,而就這樣搭配出牌,往往也就打完了一局。簡言之,「牌局組合是關鍵」。 一份工作,基本上有幾個組合。分別是「產業」 、「職業」、「組織」與「位置」最後是「人際」而相互影響的。比如說,我前一份工作是在紙盒印刷業中,作為一個儲備幹部,而組織算是民企大集團的,同時是在大陸二線城市的,至於主管間互動是屬於較差的。 而會換的理由是因為不喜歡這個產業特性,所以選了下一份工作。但是我知道我喜歡與人互動,喜歡搞活動或是企畫,所以到了遊戲廣告業中,牌組中,發現「產業」由至製造業變成網路業;但是工作職能仍是搞企畫,也就是行銷企畫一職;組織差不多大,而主管與同事互動也都融洽,所以銜接上面問題不大。 相對的,我若是貿然跳進了銀行業別,並且作為一個理專。那麼我調動的就會是「產業」上的差異,同時也要面對「職業能力」上的適應。相較下,兩點就會令人分身乏術了。所以,在換工作的話,不妨先切分出來看待工作,也會比較容易理解目前的位置。 有者,進入了大公司,但是產業相對成熟或是衰退,那麼換工作的理由應該是發展性或是產業別,而未必是職能。有者熱愛目前的工作崗位,但是對於手邊做的事情無法感受到成就感或是意義感,或許換個行業就可以感受到了。更甚者,是因為主管或是同事因素影響,那麼或許不用辭職,換個部門都有機會改善。 當然,如果每一個都覺得模擬量可的話,那應該要如何做選擇呢 ? 可以嘗試用「滿意度」或是「重要度」新增兩個維度,來協助打分數,好的話從 6-10 分打起;反之 1~4 分。通常多數人都會打 5 ,但太過中間值往往不易判斷,索性就從這 1~4 和 6~10 打起囉。這樣也就更加清楚自己要不要換。 換工作,這事情總是每一段時間就會來到腦中晃一下。尤其是新人,尤其嚴重,所以看待這問題如

用兩種觀念說明企業中重要的事情:空間

在東莞負責倉管的時候,我注意到,交接是一件方常重要的事情。多數人以為,交接就是一件將東西或指令傳達給下一個人,事實上,應該要考慮的不僅單純傳達,更重要也最容易忽視的就是沒有注意到這件事情,在其他人眼中的時間價值如何。 自己的優先順序,以別人的立場來說,或許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不同立場,先天不同考量,以廣告公司來說,美術是一個獨立的單位,會受到業務或是專案等來進行美編的排程,而一般業務可想而知,需要的就是彈性與回應快速。 有時候接案,可能為了搶下某些單,或是處理可戶的不耐煩,而會有加速才或是技術上的調整,而對業務來說這些都是優先;反之,對於美術來說,他們並不是如此,因為他們領錢是依照稿件多寡,並且都有做預定排期,莫名其妙趕進來的單,反而會破壞他人的節奏,事故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放到別人眼中可能根本就不屑一顧。 面臨這樣必然會遇到的立場衝突,自己能做的就是預留 Buffer Zone 。也就是緩衝區。 簡單來說,就是在預定時間之外,再多留下一點餘地,避免事情一到,沒有緩和空間了 。這概念一直都了解,但今天因為客戶要素材事件,而讓我重新審視,原來,過去看待這件事情是以「用模糊向前爭取空間」,而今天發現,爭取空間應該要「清楚畫線說明空間範圍」。二者是什麼區別呢 ? 採「用模糊空間爭取空間」這種方式相對偏被動 。也就是一般需要用戶或是別人,踏進了這模糊地帶,已經犯下了些什麼,才被動告知對方,其實不是這樣喔,因為 XXX 原因,所以,我們還需要幾天幾夜。這樣的策略,打法會是用模糊的文字,或是語言來告訴你,先前我有說或是合約中小字有提到 xxx 喔,所以,這樣的結果是不能的,我們還需要 xxx 。 這樣的心態,一定程度抱持著幸運或是不負責任的心態。這點不想承認,但確實是如此,因為如果當對方不追究,那是否這件事就算帶過呢 ? 那如果自己都不講清楚,自然就是對客戶也沒有妥善交代了,也就是不負責任類型,同時,一定程度也是害怕責任,唯恐對方講清楚後,自己會做不來倒不如不做了。 相較下 「清楚畫線說明空間」這類的人相對來說會比較主動了 。因為他們大部分,會在事情一剛開始前,就將事情講清楚,清楚的說明白,某些是該誰要去做,己幾點幾分坐,如果沒做會如何等等。過去以為這是一種傻子行為,但現在發現,當一剛開始就把條件講清楚,那麼雙方自然

訪問

做實事,更要有尊重與同理心 今天被一位好朋友要求訪問,從晚上的八點錄到九點,在交誼大廳中一對一的錄像錄音, 她是一位歷史系的朋友,是我過去一段時間交流最深的一位朋友了,她說因為大學快要畢業了,湊巧自己考上了研究所,所以希望趁目前空檔做些不同的事,幫周遭的朋友錄像做紀錄。大致上準備了五大題組,每個題組約莫是5題,不外乎是問問你是誰?有沒有轉過系或學?理由是什麼?未來規劃為什麼這樣做等? 我覺得這些問題相當的有意義,也有助於自己的反思與思辯,所以欣然答應。只是過程中我覺得她並沒有了解到「當一個人願意和你交心,那是因為信任你,而他需要的就是你的尊重或是了解」。 而過程中,希望她可以到外面去或是另一個相對較安靜或是隱密的環境等,畢竟還是不希望被別聽到,我提議出去,她只考量到燈光問題或是不方便看等問題,我覺得這就相當的不貼心的。另外,在錄影中,針對問題等地回復,也相當的制式,一個問題問完就問下一個問題,當然這是非常有效率與方便剪接作業,但是我並不是為了要完成她的功課或是報告,而是當作朋友和他交流,但這會給人感覺,喔~我聽到了,但干我屁事,我只是要做剪輯,就是這樣。對我的感覺來說,你應該就是沒興趣了,那我何必認真說呢?另外在回答上,也不准說跳過問題或是回答順序調整,而只是要求照續,這感覺實在很差。被當工具罷了。 未來,我若未有實質作為,我不會出來演講或是分享,因為價值都是自己的事,每一句話語言論都應該要小心,人,遠比想像的容易受影響。 這次的紀錄,我更了解了自己,打了上面的文章,我更能坦蕩面對自己要交的朋友類型或是做選擇了,我不需要什麼都去配合或是應從,我要追尋自己的心,不適的就砍掉,不合的就是不做也省得在那邊搞人情。人上人有必要,但那並不是真的做人,真的做人,就先做自己,如果自己都做不了,估計一輩子在有錢也只是做財奴。

讀史,讀的是一種脈絡

圖片
最近的這段時間,我常在想,當大學到了最後一年應該要充實什麼樣的資訊或是能力呢 ? 是語言或是財務相關能力,反覆的思考後,我覺得就是「思辨能力」,四年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就一眨眼的時間,所以,我給了自己一個方向,追尋真正想要看的,並看其中最難的,去盡可能再多了解該領域的思考模式。 所以最近看的書就相當多是這領域的。其中以史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坎伯的「英雄的旅程」與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體」和「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印象深刻。看似講歷史,講神話與講民族八竿子打不著,但對於思考,他給出了很重要的一個脈落,就是「非線性」「有機思維」 作為質性思考者,如何與量化思考者的專精與明確做出對比,那就是要有宏觀與整體的架構構思。但是如何地從一個點,穿針引線出一個面,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因此,對點的認識從大賣場這本書,對於線與面則從想像共同體,再到西方再到英雄。很多時候看似因果合理的事情,背後有著定性或是規律的運作,有論者認為這是一種不可言的命運,而過程中,往往也就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所謂的因果乃是建立於有機的基礎,只是這樣的因果別忘了是被人詮釋而成,申論究竟是對或錯,往往為後見之明,因此,在商業決策或是思維觀點上,抱持著詳盡求全態度固然佳,但是如何跳脫非典的思考,並以更恢弘的角度來看,那將更有挑戰。 西方的沒落,這本書我覺得是近期最有啟發的一本書了,揭示歷史如生命,潮起潮落,有其規律,並於各種文明與文化間的互動,演繹出不可明道的規律與型態。打破因果的單一認知,認為觀其本質的運作,也就是「觀相」法的形態學,才能真正的建立於正確的認識,進一步推展至各個歷史文明乃至時間空間觀點的延伸。 讀史,是獨一種脈絡的思考。今日創業,無疑是歷史中很小的一點,但這一點對我卻是很深刻的一點,如何跳脫一種深刻,或是用權之的觀點看待未來趨勢,有時會發現,了解脈絡後,方向會更加清楚。 我有時在想,現在的我究竟在哪一個路上呢?我想,我不必為英雄,但我的路會是精彩的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