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的方法:整理書櫃
整理書籍對我而言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因為將各式各類的書籍排好還有依著種類進行分類,對我來說就像三兵點將一樣,而我就是最後將他們排好位置的大將軍。當然,我可能是歷史故事看多了,更重要的是將書籍整理好,我可以知道自己究竟是看了哪些書,反映出自己當時的心境與想法。
原來,我關於商務管理類別的書籍佔了一個櫃子,總計四層,其中商界人士的自傳就佔了一層了。這些書籍根據我先前在書皮寫下的購入紀錄,多數都是在畢業前那份南港實習工作時買的,現在想想,之所以買了這麼多的類似:如何做好管理..如何做好筆記等等這類的書,是希望在當時可以有更好的表現,這類書籍就想是個短期補給品吧,看得快,但是影響卻也短暫僅止於工作了。
另外,有一層的商業人士自傳,例如:每個人應該都有的賈伯斯傳,馬雲傳,特斯拉創辦人,王雪紅,貝佐斯等人自傳。這些人無不是當代最有錢和最具影響力的人了,看這些書很明顯的,一來我是希望可以認識他們,二來我也是希望了解在他們之於我年紀時,究竟都做了些什麼而有了根本性的不同,而這樣的參照學習,也發現其多數人在這年紀也都不慎清楚自己的未來等,這似乎讓我心安一點了,但怎麼過幾年後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這是我所擔心的,直到如今,我也不斷地去看自傳對我所想要了解的人,更進一步去學習例如:成吉思汗,或是坂本龍馬。其中又以坂本龍馬為例,這個人的生平雖然僅40歲不到,但是其功績與處世性格卻是我相當喜歡與希望為之的。或許這就是看自傳的好處吧,雖然看的是別人的一身,但是想的卻是自己的餘生活法,如此,用別人一輩子來觀照自己一下,豈不是便宜嗎。更重要的,不同時期的觀照法,更會反映出自己的價值觀變化趨勢,當然前提是,別忘了買書時務必寫下購買日期或是相關的心情與地點,這都有助於後來的一個反思檢視。
我將書做歸類,就是將自己的性格做檢視。因為書籍的類別有的時候並不明顯,往往很難立刻找的一個明確的類別。正如我的四個書櫃中,一櫃是放歷史的書籍例如:明史,乾隆傳等。第二放商業書籍: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等等;第三櫃是放文學書籍:源泉,餘生將盡等;最後一櫃就是有類是文學和商業結合了,戰敗者的觀點,必然等等,敘事手法偏向文學,但又有點商業等書籍,還有如何教你看畫等等。這樣的書籍處理起來我會統統給它放在一層中,當然,會按照類別有分成左右兩邊,如左邊更加趨向文學,右邊則區作商業等。也因為這樣的歸類,讓我注意到,其實我在財經涉略,自然科學或是藝術設計等的書籍較少,反之,綜論類別的商業書籍與歷史書籍較多,而這幾個月又更加偏重為歷史叢書了。這是不是和我的性格有關係呢?反映我比較現實外,更加注重歷史與敘事感受類,而非事實陳述的形式?再加上更為專業類的單一學門書籍比較少,這反映出我似乎還沒有盡到特別的一個領域做深研,還都是霧裡看花的階段。想到這邊,無疑相當緊張,如果真的有,近期對於歷史最為鑽研的就是明朝歷史與清朝歷史了。這反映出我仍是喜歡歷史,或是希望用更大的角度來追求某些答案,但是因為缺乏專業書籍或是專一叢書也揭陋了我不夠細緻與專業的看待問題了。
當然,除了整理更為重要的是經濟考量。書本是一個相當沒有效率的獲取訊息方式,因為書本出來的東西往往已經是過時的,難以立即反映動態的社會訊息。換言之,那是一種靜態的知訊獲取。但是為什麼仍然要看書呢?我給出的解釋是因為,書本是目前社會中唯一一或者說是大家習慣於有敘事性,結構性與系統性地做一個紀載的載體,對於網路或是手機中的文章的碎片化與非整體性來說,想要徹底了解一主題或是觀點闡述,書本是最佳的選擇。但是每本書又厚又重,如果每月入手1~20本,這無疑都會造成一個負擔,因為一個書櫃約四層,一層約20本書(2~300頁)大概一個月就裝滿一層了,一季就是一書櫃,一年就是四個,這樣還有三季的時間,如果沒有整理,那就是放地上了,很快也就書開的遍地都是了。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是錢積累的,所以務必要更加節省,否則每月3~5000的支出也是相當可觀的。所以近期比較偏向去二手書店買書了,同樣的預算可以買進快兩倍的書籍。如此更加有效率。所以開始養成習慣請別人幫我柏克萊買書,自己預先紀錄當月要購買的書籍(可以又系統的規劃本月希望學些什麼,設定單一主題)於上個月是先買好書;或是到水準去買(我覺得最便宜的書店)一次購足。
說了這麼多,我似乎很少說到圖書館,因為我個人喜歡在書籍上做筆記,因為每閱讀完一本書,作筆記會讓我有靈魂停留的感覺,未來就是不用看這本書,我也能有印象,這也因此我不喜歡捐書或是賣掉,我寧可留著堆起來(目前三樓滿的就淘汰到四樓書庫堆著)。這樣的習慣好嗎,或許要再重新檢視一下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