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評1]5G下電信三雄應對策略

一季過去了,代表 1/4 年就這樣結束了。今天放假,紀錄一下最近整理的東西。這陣子談最多科技業、或是資訊業談最多的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 5G 的應用了,其中,關於 5G 的內涵會是什麼?以下這篇都有相當好的介紹 只要9張圖看懂5G ,我也就不再贅述,而今天比較想談的是,台灣的電信業如何應對? 首先在產業特性上,電信業是天然的特許行業,即便開放民營至今,市場上真正的競爭對手也就是十指可數,而真正進入大家眼簾的,也僅有中華、台哥、與遠傳,和台灣之星與亞太電信了。 而該次 5G 應用對他們來說,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影響,很大的程度用這張圖就可以解釋了。明顯的從下面圖表可以看出,台灣的電信業,在 2G 到 4G 的過程, ARPU 美用戶平均收入只會隨時時間逐漸遞減。 換言之,如何提升用戶的單位用戶的花費成為當務之急,而 5G 浪潮下,能否帶來新的應用,或是新的破局可能,也成為各大電信相當積極的原因了。 那市場上各家的應對策略是什麼呢?整理了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三家目前基本的市場態勢與應對策略。 以中華電信老大哥為首,全力往企業市場服務將為未來核心 去年底,在鄭優董事長帶領下,提出了「躍升 2021 ; RISE ON, TOGETHER 」的口號,以三年為階段性目標作為發展,指出未來將目標將要讓「企業營收占比達到 70% 」,將重點放在了 5 個大領域佈局「 5G 、純網銀、物聯網、大數據、與 AI 」。 在我理解下,大致就是三個面向的深化首先是影音部分,深化 OTT 應用,與 AR 、 VR 的搭配,服務;其次是,加深資訊解決方案的服務,這一塊也在中華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最後會是在物聯網生態圈的建立,包含 AIOT 的物聯網平台。 其中,在討論 5G 部分,中華算是目前最為積極的電信公司了,畢竟在 5G 商用時間未定、與應用服務討論未明的基礎下,中華已經提出了多樣的場域來應對。包含在國家的政策響應下,打著「中華電信領航隊」的代表(有種挟天子令諸侯感覺),分別建立了「 5G 實驗網路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桃園創新研發中心裡的「桃園亞矽新創公司」、「信義計畫區」、「國際會議中心」、南港展覽館二館的 5G 示範場域、與沙崙自動車測試場域等多有佈局。 看得出來,目...